Its a new start, a new beginning. Start & begin with No Skype, No MSN, No QQ, No WIFI.
You may also like
Are you as excited as we are!!?? We can’t wait to show you what we have to offer!! Las Vegas has played […]
题目: 输入一棵二叉查找树,将该二叉查找树转换成一个排序的双向链表。 要求不能创建任何新的结点,只调整指针的指向。 10 / \ 6 14 […]
Post-graduate In the last weekend, I attended one biggest exam in a decade,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 of USTC. To assure that […]
针对webrtc在弱网的码率自适应机制的学习。列举了几个影响因素。有时间的话,再来继续深入研究。 编码发送层优先级 发送端利用带宽估计算法估算上行带宽,然后根据策略进行码率分配(rtcsdk上层会指定每一层的码率),到了webrtc后,webrtc会在此带宽配置下,按顺序优先分配码率,先小流,再中流,最后大流,当大流(或中流)分配到的码率小于大流(或中流)的最小码率时就会停发大流(或中流)。比如: 估算出来的带宽是1 mbps,小流分配了256kbps,中流分配了512kbps,这个时候留给大流的只有256kbps,但是如果大流指定了最小带宽大小256kbps,则大流就会被停发。 DegradationPreference策略 a)DISABLED:禁用,不进行任何调整;b)MAINTAIN_FRAMERATE:保持帧率,降低分辨率(主流默认用这个策略);c)MAINTAIN_RESOLUTION:保持分辨率,降低帧率(双流默认用这个策略);d)BALANCED:平衡,降级时先尝试降低帧率,如果当前分辨率不适合再降低帧率,则降低分辨率,然后再尝试降低帧率,依次交替进行;升级时也是先尝试升高帧率,如果当前分辨率不适合升高帧率,则升高分辨率,依次交替进行。 编码耗时统计 方法如下:编码使用率=视频编码时间/采集间隔时间(对分子分母进行样本收集并做平滑处理)视频编码时间 = 本帧编码结束时间 – 本帧编码开始时间采集间隔时间 = 本帧编码开始时间 – 上帧编码开始时间 系统每5秒执行一次CheckForOveruse任务, 当编码使用率连续2次超过阈值上限,则判定为OverUse触发降级AdaptDown;反之当编码使用率低于阈值下限,则判定为UnderUse触发升级AdaptUp。为避免震荡,判定为UnderUse时会有迟滞处理。 不同运行环境的编码使用率上下限阈值默认设置如下(%):硬编:200/150软编:85/42mac软编:单核20/10,双核40/20,其他核心数85/42。(目前没用到) QP统计 与CPU使用度检测类似,初始化过程发生在编码器重新创建的时候(流初始化,或者编码格式变化)。QualityScaler通过统计、计算编码后的每幅图像的量化参数(QP,Quantization […]
One thought on “First day in the new company”
A new beginning!